top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En
首页
园况介绍
简介
历史沿革
大事记
信息公开
园区规划
导览服务
开放时间
票务服务
游览须知
交通路线
便民服务
商业服务
园区导览
园林园艺
专类园
温室
盆景园
重点植物
植物认养
科学研究
研究机构
人才队伍
科研进展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科普教育
科普馆
科普展览
科普课堂
科普活动
历史文化
卧佛寺
樱桃沟
曹雪芹纪念馆
一二·九运动纪念地
名人墓
康熙御碑
国礼植物
公告资讯
公告信息
最新消息
花讯
网上购票
种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现任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专业方向为植物生理与发育生物学,主要从事植物感知环境温度机制与器官发生以及作物分子设计研究。主持承担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科技部以及中国科学院等重要科研任务。近年来在水稻感知低温信号及其转导机制、小麦春化作用分子机理研究、植物开花与器官发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研究工作发表在Cell、Developmetal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lants、The EMBO Journal、PNAS、The Plant Cell等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并受邀在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综述文章。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张云海,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7年在东北师范大学获生态学学士学位,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生态学博士学位,2014–2019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英国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法国国家科学中心理论与实验生态学研究站(TheoreticalExperimental Ecology Station)、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University of Antwerp)、丹麦奥胡斯大学(Aarhus Universitet)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从事博士后或访问合作研究,2017年获“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资助。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和“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荣誉。主要研究方向:以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融汇控制实验、野外观测、室内培养和模型模拟等手段,重点开展:1.草地群落构建和生态功能;2.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对外源添加物的响应和机制。
张云海
鲁丽敏,博士,副研究员。
2008年在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获学士学位,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2010至2012年在美国史密森研究院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进行合作研究,2015至2016年在澳大利亚国家标本馆访问学习。研究方向是系统进化植物学:一方面,利用基因、基因组、形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等证据对生命之树上的重要类群开展系统发育和进化研究;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大尺度生命之树,研究植物区系的起源和演化以及植物多样性的地理和进化格局。迄今在Nature、Cladistics、Molecular PhylogeneticsEvolution、Journal of Biogeography、Taxon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Lu et al., 2018. Nature)入选2018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以及中科院战略生物资源能力建设项目1项。2018年入选第四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
鲁丽敏
陈磊,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学习经历
2002.09—2006.07 北京林业大学 学士;
2010.10—2011.04 美国斯密斯热带森林研究中心 Research Fellow;
2006.09—2011.07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博士
工作经历
2011.07-2020.0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15.06-2016.06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博士后;
2020.02-至今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陈磊
陈蕾伊,博士,研究员。
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专业方向为全球变化生态学,主要从事全球变化与土壤碳循环的研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科技部的多项科研任务。近年来在土壤碳的变化特征、碳分解调控因素及其微生物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主要研究工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Ecology Letters和Global Change Biology等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20年获“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科技奖”,201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陈蕾伊
李博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0年和2003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获得农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年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至今,2018年晋升为研究员。201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9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同年获得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青年植物病理学家奖。现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产后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园艺学会采后科学技术分会副秘书长,曾任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秘书长(2019-202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3项,青年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子课题2项,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课题1项。发表论文90余篇,累计引用3000余次。其中,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含并列)在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Food Safety、New Phytologist、Food Chemistry、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Postharvest BiologyTechnology、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4篇;获得省部级奖励7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担任Postharvest BiologyTechnology、Biological Control、Horticulturae、未来食品科学、微生物学报等学术期刊的编委及科技智库期刊《中国科学院院刊》首届青年编委。主要研究内容:果实采后病害发生的分子机制及控制技术、真菌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及污染控制技术。
李博强
刘玲莉,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9年获南京大学学士学位,2002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美国北卡罗莱州立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1年间在美国国家环保局环境评价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到植物所工作,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2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现任 Ecology Letters、Global Change Biology 和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编委,《植物生态学报》常务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卷《生态系统生态学》分支副主编;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生态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利用野外控制实验、样带调查、数据整合等方法,系统解析了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关键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近年来,在有机质分解的生物和非生物机制、地上-地下互作对养分循环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形成与周转的生态学机制、生理生态过程对大气污染的响应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刘玲莉
冯晓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3年获北京大学学士学位,2005年和2009年分别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2年先后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及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年到植物所工作。2014年获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5年获科技部“青年973”项目资助,202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现任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担任中国土壤学会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Global Change Biology、JGR-Biogeosciences、Journal of Plant Ecology等刊物副主编。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科技奖等奖励。以第一/通讯作者在PNAS、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Global Change Bi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从事土壤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研究,聚焦于“土壤有机质的分子生物地球化学”;应用生物标志物、有机单体同位素等分子水平的地球化学方法,结合生态系统控制实验,研究陆源有机碳在陆地以及河流系统中的循环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冯晓娟
徐桂霞,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科学基地班,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2012至201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主要从事基因组学、分子进化生物学和进化发育生物学研究,在“花发育基因家族的进化”、“重复基因的结构分化”及“RNA编辑位点的进化”等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NAS(3篇)、Molecular BiologyEvolution、New Phytologist、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和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2010年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4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5年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
徐桂霞
杨元合,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3年7月获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学士学位,2008年7月获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2008-2012年间先后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和英国阿伯丁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12年7月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成立了高寒生态格局与过程研究组,2013年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9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1、2022年连续两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曾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美国生态学会亚洲分会“青年生态学家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荣誉。担任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植物学会/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北京生态学会秘书长等学术职务;担任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植物生态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植物学报》/《草地学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以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观测、控制实验、室内培养和模型模拟等手段,重点开展:1.土壤与全球变化;2.生态系统碳-氮-磷循环及其交互作用研究。
杨元合
郭亚龙,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8年在西北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1年在兰州大学获硕士学位,2005年在中科院植物所获博士学位。2005年至2011年在德国马普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9年获得吴征镒植物学奖“青年创新奖”。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Journal of SystematicsEvolution副主编,Plant Physi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BMC Plant Biology、生物多样性及植物学报编委;国际拟南芥指导委员会( The Multinational Arabidopsis Steering Committee)自然变异与比较基因组学分会(Natural variationcomparative genomics)共同主席,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适应性进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进化基因组学;2.自交不亲和系统的进化及物种形成;3.自然变异及适应性进化。
郭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