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En
首页
园况介绍
简介
历史沿革
大事记
信息公开
园区规划
导览服务
开放时间
票务服务
游览须知
交通路线
便民服务
商业服务
园区导览
园林园艺
专类园
温室
盆景园
重点植物
植物认养
科学研究
研究机构
人才队伍
科研进展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科普教育
科普馆
科普展览
科普课堂
科普活动
历史文化
卧佛寺
樱桃沟
曹雪芹纪念馆
一二·九运动纪念地
名人墓
康熙御碑
国礼植物
公告资讯
公告信息
最新消息
花讯
网上购票
种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现任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专业方向为植物生理与发育生物学,主要从事植物感知环境温度机制与器官发生以及作物分子设计研究。主持承担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科技部以及中国科学院等重要科研任务。近年来在水稻感知低温信号及其转导机制、小麦春化作用分子机理研究、植物开花与器官发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研究工作发表在Cell、Developmetal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lants、The EMBO Journal、PNAS、The Plant Cell等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并受邀在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综述文章。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刘玲莉,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9年获南京大学学士学位,2002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美国北卡罗莱州立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1年间在美国国家环保局环境评价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到植物所工作,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2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现任 Ecology Letters、Global Change Biology 和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编委,《植物生态学报》常务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卷《生态系统生态学》分支副主编;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生态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利用野外控制实验、样带调查、数据整合等方法,系统解析了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关键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近年来,在有机质分解的生物和非生物机制、地上-地下互作对养分循环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形成与周转的生态学机制、生理生态过程对大气污染的响应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刘玲莉
林荣呈,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6年和1999年在华中农业大学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2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8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汤普森植物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08年5月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入选中科院人才计划,201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先后获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中科三安光生物学杰出贡献奖”、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兼任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光合作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植物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及外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任《生命世界》科普杂志主编、《植物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Journal of GeneticsGenomics 和《植物生理学报》编委等职。在Science、PNAS、The Plant Cell、Nature 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New Phytologist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林荣呈
汪小全,1968年1月生于安徽省旌德县,1989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1992和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7月-1999年5月在美国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作访问学者。曾任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常务副主任和主任(2002-2017),《生物多样性》常务副主编和主编(1999-2008)。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科学数据中心主任,Molecular PhylogeneticsEvolution副主编、Plant Biology editor 以及Journal of SystematicsEvolution等刊物编委。主要从事植物进化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和分子生态学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等。近年来在裸子植物的进化和生物地理学、青藏高原植物进化和谱系生物地理学、杜鹃花属的时空进化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迄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40余篇(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NAS、Nat Commun、Mol. Biol. Evol.、Proc. R. Soc. B.、Mol. Ecol.、Mol. Phylogenet. Evol.、J. Biogeogr.等国际主流杂志上。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999年获首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6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已培养博士20余名,其中多位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优秀奖等。
汪小全
葛颂,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82年和1986年在南京林业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3年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6年5月至1998年5月在美国Washington University和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进行访问研究。2001年10月至2011年10月任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年6月至2015年9月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曾兼任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主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现任中国植物学会监事长、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委员等。目前担任学术期刊J Syst Evol共同主编,BMC Ecol Evol、Conser Genet和《西北植物学报》副主编以及Genome Biology、Sci China Life Sci 、Biol Letters、《植物科学学报》等期刊编委。迄今发表论著240余篇(部)(SCI收录刊物论文160篇),包括发表在Nature Biotech、Nature Commun、PNAS、Genome Biol、Curr Opin Plant Biol、Mol Biol Evol、Mol Ecol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已培养硕士和博士35名;正在指导博士生5名、硕士生4名。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201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7年入选美国植物学会(Botanical Society of America)通讯会员(Corresponding Member),2018年获中国植物学会IBC 2017杰出贡献奖。
葛颂
张文浩,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年院人才引进终期评估优秀者。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系,1986年考取出国留学预备生,1993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生物系,获博士学位。1993年至2004年先后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 西澳大利亚大学、阿德莱德大学从事植物生理学研究。先后担任New Phytologist (2007-2011),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08-2015),BMC Plant Biology (2012-2020)、AoB Plants (2013-2020)、EnvironmentalExperimental Botany(2005-2018)等国际刊物的编委和副主编。目前,担任Journal of Plant Ecology的共同主编 (2019-)、PlantSoil 编辑(Section editor)(2020-)。 在植物学和生态学领域的核心刊物Plant Physiology、New Phytologist、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Functional Ecology等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论文被引用近6000次;自2014以来连续入选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授权专利10余项,培育牧草新品种4个;培养研究生、博士后30余名。
张文浩
贺超英,博士,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科院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现任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5年在西北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获得农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10月到德国Max-Planck-Institute for Plant Breeding Research(Cologne)植物分子遗传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于2006年在该系成立功能进化研究组(共同研究组长);2008年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成立了功能进化发育生物学研究组(研究组组长)。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项目(子)课题、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等10余项。在花和果实形态创新结构的起源、形态多样性进化和可塑性的遗传基础、作物高产分子模块解析和基因家族功能进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Nat Commun、Plant Cell、Proc Natl Acad Sci USA、Plant J、Plant Physiol、Mol Biol Evol、J Exp Bot、BMC Evol Biol、Genome Biol Evol、Plant Cell Physiol、BMC Plant Biol、Planta等主流杂志发表论文近60余篇。201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获“中国侨界贡献奖(二等奖)”,2020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贺超英
杨元合,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3年7月获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学士学位,2008年7月获北京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2008-2012年间先后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和英国阿伯丁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12年7月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成立了高寒生态格局与过程研究组,2013年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9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1、2022年连续两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曾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美国生态学会亚洲分会“青年生态学家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荣誉。担任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植物学会/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北京生态学会秘书长等学术职务;担任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植物生态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植物学报》/《草地学报》/《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以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观测、控制实验、室内培养和模型模拟等手段,重点开展:1.土壤与全球变化;2.生态系统碳-氮-磷循环及其交互作用研究。
杨元合
孔宏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学系,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2至2004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主要从事植物系统学、进化发育生物学和调控基因组学研究,在“重复基因的结构和表达分化”、“花发育调控网络的进化”、“花基本结构起源和多样化的分子机制”及“花瓣发育、进化和缺失的分子机制”等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NAS(3篇)、Nature Plants(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BiologyEvolution(2篇)和The Plant Cell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以合作者在Science、Natur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BiologyEvolution、The Plant Journal、Plant Physiology和Genetic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任基金项目、面上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3项)和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项目”“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和“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卢嘉锡国际团队项目”的主持人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课题负责人。被Molecular BiologyEvolution(2015-2019)、New Phytologist(2010至今)、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20至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2014至今)、Journal of GeneticsGenomics(2013-2019)、Journal of SystematicsEvolution(2008至今)、《植物学报》(2009-2018)、《生物多样性》(2009至今)和《科技导报》(2014至今)等刊物聘为Editor、Associate Editor、副主编或编委。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2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2013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14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并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获“吴征镒植物学奖”之“青年创新奖”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孔宏智
田世平,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2年获四川农业大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到植物所工作。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中科院人才计划。曾荣获“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和“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妇女”等称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产后病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园艺学会采后科学与技术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女生物学家分会副主任,Postharvest Biol Technol副主编,《植物学报》《保鲜与加工》《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编委。在Genome Biol、Plant Physiol、 Plant J、New Phytol、Compr Rev Food Sci Food Saf、mSystem、Mol Cell Proteomics、Plant Mol Biol等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90余篇;主编和参编出版专业书17部(英文专著8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5项。
田世平
种康,男,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植物分子发育生理研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NSFC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NSFC“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中科院植物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担任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共同主编,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Molecular GeneticsGenomics、Journal of GeneticsGenomics编委。主持承担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如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科技部973和863项目等。在Cell、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Cell、Developmental Cell、Cell Reports、EMBO Journal、PNAS、Genome Biology和The Plant Cell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奖励。已培养硕士和博士70余名、博士后7名,其中多名博士生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和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主要研究工作:1.水稻感受低温信号网络与分子设计; 2.苜蓿耐逆性状分子设计; 3.小麦春化分子机理。
种康
刘春明,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4年山东师范学院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6年英国John Innes Centre/UEA获博士学位。1990-1992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做访问研究;1996-1999年在美国OSU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2005年在荷兰国际植物研究中心担任实验室主任/高级研究员。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现任中科院植物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兼任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细胞学会副监事长、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农业农村部侨联副主席。迄今为止在Plant Cell、PNAS、Molecular Plant、Cell Research、Plant Physiology和Plant Journal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总引用 4000余次。本研究组致力于探索植物种子发育生物学基础,研究胚胎受精后激活、模式形成、细胞分化和胚乳营养累积的分子机理,旨在培育高产、高营养水稻新品种。
刘春明
白永飞,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站长。2008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近年来,主持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课题、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和面上项目等10余项,共发表各类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30余篇。目前担任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植物学报》(2015-)《草业科学》副主编,《科学通报》《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草地学报》编委,先后担任中国生态学会长期生态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12-2016)、Rangeland Ecology & Management Associate Editor(2009-2011)、《植物生态学报》副主编(2009-2014),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生物多样性》《植物科学学报》《生命世界》编委等学术兼职。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余名。
白永飞
1
2
GO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