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En
首页
园况介绍
简介
历史沿革
大事记
信息公开
园区规划
导览服务
开放时间
票务服务
游览须知
交通路线
便民服务
商业服务
园区导览
园林园艺
专类园
温室
盆景园
重点植物
植物认养
科学研究
研究机构
人才队伍
科研进展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科普教育
科普馆
科普展览
科普课堂
科普活动
历史文化
卧佛寺
樱桃沟
曹雪芹纪念馆
一二·九运动纪念地
名人墓
康熙御碑
国礼植物
公告资讯
公告信息
最新消息
花讯
网上购票
种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现任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专业方向为植物生理与发育生物学,主要从事植物感知环境温度机制与器官发生以及作物分子设计研究。主持承担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科技部以及中国科学院等重要科研任务。近年来在水稻感知低温信号及其转导机制、小麦春化作用分子机理研究、植物开花与器官发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研究工作发表在Cell、Developmetal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lants、The EMBO Journal、PNAS、The Plant Cell等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并受邀在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综述文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
洪德元,研究生毕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67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8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91–2001年任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在玄参科、桔梗科和鸭跖草科植物分类和系统学研究中提出了多个属的新系统,发现8个新属、50多个新种;在英文专著《TaxonomyEvolution of the tribe Veroniceae, Scrophulariaceae》(婆婆纳族的分类和进化)(1984:哥本哈根)运用了新方法,提出了起源和进化的新观点,建立了该族的进化系统;1990年出版的《植物细胞分类学》是世界上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1991年被选为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90年代起集中精力从事世界的牡丹、芍药和桔梗科植物的专著研究。在国外出版英文专著《PEONIES of the World》(世界的牡丹、芍药)(系列专著1-3:2010,2011,2021,英国);2015年由Elsevier和Science Press联合出版《A Monograph of CodonopsisAllied Genera》(党参属及近缘属专著)。现致力于主持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泛喜马拉雅地区植物志”(Flora of Pan-Himalaya),已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9卷册。已发表论著310篇/部,其中越百篇发表在SCI刊物;专著19部(国外8部)。获200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优秀博士研究生导师奖;2012年澳大利亚悉尼皇家植物园首届麦考瑞奖;2017年获国际恩格勒金奖和吴征镒植物学奖杰出贡献奖。已培养或联合培养博士40名,其中4位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位获特等奖,1位获全国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研究方向:1.以物种保护为方向,通过分类修订,建设精准的物种大数据,为精准确定物种保护对象奠定科学基础;2.对物种问题进行探讨,以研究实例为基础,融入国际新成果,提出关于物种问题的新观点。
洪德元
匡廷云,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
六十年代以来,匡廷云院士主要从事光合作用的研究。在光合作用、光合膜、叶绿素蛋白复合体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果,在国内外已发表论文400余篇。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及中科院自然科学奖等多项。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1962年于苏联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获副博士学位。1981年至1982年在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植物实验室作访问教授,并获得该校授予的“卓越的研究访问学者”证书。匡廷云院士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光合作用高效光能转化的机理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的首席科学家。
匡廷云
方精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82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1983年国家教育部出国代培研究生赴日本学习,1989年在日本大阪市立大学获博士学位。1989年6月~1997年5月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先后任助研、副研、研究员及开放实验室副主任。1997年起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2010年8月至2016年7月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学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2019年起任云南大学校长。先后在日本千叶大学生物系(日本学术振兴会特派研究员,1992-1993)、加拿大McGill大学生物系(1996-1997)、日本筑波大学生物系(2002)、美国北卡大学生物系(2005)、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地理系(2007)等进行访问研究或讲学。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植被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生态遥感、生态草牧业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最早系统地开展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发展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计量方法,为中国陆地碳收支研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2009年,受中国科学院学部委托,对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测算,并为我国相关的国际气候谈判政策提出了建议。对中国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过较为系统的调查,完善和发展了生态学代谢理论;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植物化学元素的计量特征,提出了“限制元素稳定性假说”;提出并发展了“草牧业”概念及其理论体系,并成为中国农业的一项重要政策。先后发表中英文论文490余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在美国“科学”(Science)上发表论文4篇,英国“自然”(Nature) 3篇,“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10篇;向中央政府提交建议书6份;引用次数超过42000次。
方精云
种康,男,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植物分子发育生理研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NSFC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NSFC“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中科院植物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担任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共同主编,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Molecular GeneticsGenomics、Journal of GeneticsGenomics编委。主持承担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如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科技部973和863项目等。在Cell、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Cell、Developmental Cell、Cell Reports、EMBO Journal、PNAS、Genome Biology和The Plant Cell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奖励。已培养硕士和博士70余名、博士后7名,其中多名博士生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和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主要研究工作:1.水稻感受低温信号网络与分子设计; 2.苜蓿耐逆性状分子设计; 3.小麦春化分子机理。
种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