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En
首页
园况介绍
简介
历史沿革
大事记
信息公开
园区规划
导览服务
开放时间
票务服务
游览须知
交通路线
便民服务
商业服务
园区导览
园林园艺
专类园
温室
盆景园
重点植物
植物认养
科学研究
研究机构
人才队伍
科研进展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科普教育
科普馆
科普展览
科普课堂
科普活动
历史文化
卧佛寺
樱桃沟
曹雪芹纪念馆
一二·九运动纪念地
名人墓
康熙御碑
国礼植物
公告资讯
公告信息
最新消息
花讯
网上购票
种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现任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专业方向为植物生理与发育生物学,主要从事植物感知环境温度机制与器官发生以及作物分子设计研究。主持承担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科技部以及中国科学院等重要科研任务。近年来在水稻感知低温信号及其转导机制、小麦春化作用分子机理研究、植物开花与器官发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研究工作发表在Cell、Developmetal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lants、The EMBO Journal、PNAS、The Plant Cell等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并受邀在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综述文章。
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珍稀濒危植物保育组
国际海棠登录组
植物分类组
活植物收集和繁育组
园林生态组
园艺展示及应用技术组
文史研究和古建保护组
女, 1994年参加工作,高级工程师。
主持、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几种国外引种木本植物组培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课题,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北京奥运用花引种、生产应用综合技术研究与推广”课题,获得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参与的多项课题获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
撰写多篇研究论文,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北方园艺》、《浙江农业科学》、《安徽农业科学》、《种子》等专业期刊发表,合作撰写了《中国梅花》书籍。
孙宜
女,汉族,博士,2018年参加工作,主要从事菊属植物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选育等相关研究。主持北京市植物园管理处科技课题2项,参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课题1项。参与撰写《中国灭绝与再发现植物手绘图鉴》、《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园林之母》等书籍。获得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会议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SCI论文1篇。栽培大菊品种荣获2019年中国北京世园会菊花国际竞赛栽培技术竞赛大奖1项,铜奖2项。
张蒙蒙
女,1994年参加工作,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北京植物学会理事,中国花协芍药分会理事,中国花协花文化分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栽培生理,对丁香属、芍药属、蔷薇属及鸢尾属植物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培育及栽培生理有专项研究。
主持和参加各级课题10余项,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次,北京市园林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成果推广奖一等奖1次,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4次,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普项目一等奖2次,三等奖1次,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次。
合著出版学术著作2部,合作主编教材1部,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朱莹
女, 2008年参加工作,博士,高级工程师,温室中心副主任,中国花卉协会蕨类分会理事会理事。
2012年至今一直从事温室植物引种、收集、保育相关工作,重点专注于中国北方地区蕨类植物保育、繁育等研究。
主持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课题“华北地区蕨类植物收集及园林应用研究”及“三北地区蕨类保育生物学及园林展示研究”,负责北京市科委绿色通道项目“园艺疗法与康复景观在养老服务中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
合著学术著作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华北地区蕨类植物收集及园林应用研究”课题2016年获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北地区蕨类保育生物学及园林展示研究”课题2017年获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进步三等奖。
吴菲
男,1991年参加工作,本科,高级工程师。
负责树木园专类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从事木本植物引种繁育及适应性评价研究工作十余年。负责园内绿地恢复及景观提升工程,参与桃花节、市花展等重大节日布展工作。参与月季园绿化施工、建设部绿化改造等工程。
参与“北京地区木兰属植物的收集及抗寒品种的筛选”课题获得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进步奖。
王扬
女,2000年参加工作,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园林绿化和竹子的引种、驯化、栽培养护管理及相关科研工作。
主持“北京地区竹类植物引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课题获得北京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进步奖。完成“几种竹类植物竹笋生长规律的研究”课题的结题验收;参与“竹食性大熊猫食物选择的味觉感受机制研究”、“不同种类肥料对美人梅生长的影响”课题。发表《北京植物园竹亚科植物耐寒性评价》、《北京植物园竹林生长状况及其改善措施》、《3种优良观赏竹形态特征及出笋期生长规律的研究》等多篇论文。
王金革
男,2000年参加工作,本科,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蔷薇属种质资源收集及月季栽培养护、杂交育种等工作。
主持 “蔷薇属耐旱种质收集及其在耐旱月季育种中的应用” 课题。参与“耐寒野生蔷薇收集及其在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芍药属部分种质资源的收集及保存研究”、“鸢尾属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及新品种培育”课题获得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进步奖。先后参与第九届、第十届中国月季展、唐山世园会、北京世园会竞赛,共获得银奖3个,铜奖5个。
宋华
女,1996年参加工作,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专业,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温室植物引种保育、展览策划施工、温室环境调控与植物配置及课题研究相关工作。2016年至今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工作。
曾赴加拿大蒙特利尔植物园访问,学习温室管理技术及科普项目策划。主持2003年至2016年温室中心所有展览项目策划和施工工作。2009年主持“食虫植物沼泽”设计和施工,荣获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展台设计银奖。2010年出版《时尚健康居室植物》。2017年“珍稀植物巨魔芋开花生物学与促成栽培技术的研究”荣获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类(新技术)铜奖。2017年被首都绿化委员会授予“优秀生态传播者”称号。
刘东燕
女,1992年参加工作,硕士,高级工程师。
主要负责芍药属的养护管理及相关技术研究工作。
主持参与“北京地区康复花园的植物筛选与应用研究”、“北京地区松科植物引种、筛选与应用研究”课题并获奖。参与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月季国际竞赛-月季品种栽培竞赛”获得金奖、银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参编《中国大百科》、《 “十三五”规划教材》、《医学指导手册》等。
李燕
女,1997年参加工作,学士,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观赏桃花的引种、育种、繁殖、推广及桃花园景观提升改造等相关研究工作。
主持参与“主要木本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及示范研究”、“早花型桃花的育种与繁殖推广研究”、“桃花种质资源基因库的建立及新品种的选育”、“桃花文化的民族植物学研究”等课题,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和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进步奖。参与制定 “桃花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发表研究论文数篇。
付俊秋
女,2007年参加工作,硕士,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蔷薇属及鸢尾属植物的种质资源收集、园林应用及育种研究。
主持“蔷薇属藤本资源收集及其在月季育种中的应用”及“耐寒野生蔷薇收集及其在育种中应用的研究” 课题。“北京地区杓兰属植物资源调查与保育研究”等课题并获奖。
发表论文10篇。
邓莲
女, 2001年参加工作,硕士,高级工程师。担任植物生物技术协会理事以及植物生物技术协会组培脱毒快繁技术分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相关工作,负责科研管理工作。
主持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项目“矮牵牛等几种草花的花药培养”及“二次开花鸢尾优良品种的选育与繁殖研究”,参与市科委项目 “园艺疗法与康复景观在养老服务中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海棠优良品种快速繁殖和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等8项,参与公园管理中心项目10项。
2007年获得“观赏瓶花”的外观设计专利。2011年“特色花卉品种规模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课题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获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在《Urban Forestry&Urban Greening》、《HortScience》《西北大学学报》《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上发表论文10余篇。
2022年获得 “一种提高苹果砧木组培苗快繁效率的方法”的发明专利。
陈春玲
1
2
GO
查看更多